紫菜是一種重要的海洋經濟作物,在我國的沿海多有種植,南方以壇紫菜為主,北方以條斑紫菜為主。最原始的紫菜是生長在巖石上,近幾十年我國開始人工養殖紫菜,但在養殖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種菜多為養殖戶自養、自留、自用,在長期的養殖過程中使得紫菜品種老化,使得抗病能力變弱、產量變少甚至絕收。這一嚴重困擾養殖戶們的問題,也受到農業科技廳的重視。
對此,福建省科技廳開始著手扶持科研機構用高新生物技術來解決當前壇紫菜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替換和改良現有壇紫菜的老品種。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多年的研究,利用現代的生物技術與傳統的選擇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連續多年的生產應用實驗,篩選和培育出了壇紫菜新品種,這種實驗室品種具有生長快、成熟晚、優質、高產、抗高溫的特點。其在福建各地一經運用就取得了顯著成果。有數據表明,新型壇紫菜的抗病能力增強30%,產量增加10%,產值提高20%,如此喜人的成績自然是讓農民增收。
科研成果轉化,讓壇紫菜品質更優,效果是******的證詞。現在,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都開始養殖新品種壇紫菜。科研成功沒有脫離大眾生產,而且實實在在地造福一方產業,使壇紫菜發揮出更大的效益,讓廣大農民增產更增收。
據悉,福建省科技廳農業科技處表示,將繼續對壇紫菜研究進行扶持,除了原有的壇紫菜良種的選育、推廣,還會向深加工延伸,改進深加工技術和設備,真正讓科技造福生產。
|